一位真正的爱国者──李嘉诚先生的事业与义举简介。
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李先生的父亲不幸染上肺病,因当时缺乏适当的医疗和药品而不治。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第一份工作是玩具推销员,由于他的勤奋,不到五年便晋升为总经理;两年后,二十二岁的李嘉诚利用自己的储蓄和向亲友的借贷,开办了一家生产塑胶制品的小型公司,取名“长江”,寓意其事业将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浩浩荡荡。其后这家小公司更一跃成为规模庞大的塑胶制造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李嘉诚先生早年的坎坷经历使他认识到医疗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国家要富强,最要紧的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呢?一定要教育。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强起来。要永远强起来,永远国家富强,人民快乐。离不开教育,所以我对教育就看得非常重。”(香港文汇报,1995.8.7.)多年来,李嘉诚先生个人及属下集团对国内及香港的福利事业不断作出捐献。据不完全的记录,捐款额累计已超过港币21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对医疗和教育的捐助,其余包括社会公益和文化事务。在全部捐款中,李嘉诚先生个人捐赠占七成以上。
从1978年起,李嘉诚先生就在其家乡潮汕地区兴办各类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如建设医院、桥梁、体育馆等,后惠及广东各地。1980年起捐巨资在家乡建立了汕头大学,十多年来已累计捐资近12亿港币,使得汕大建校以来进步很大,目前校本部和医学院在校本科生达5,000多人,硕士生100多人。两个附属医院有病床1,200张,还将成立一所有300张病床的肿瘤医院。教师中已有正、副教授260多名,其中中科院院士5名,博士导师8名。为了长远支持汕大的发展,李嘉诚先生将其投资兴建的“汕头第一城”出售后的全部收入约15亿元港币捐赠“汕大发展基金”。他对汕头大学的支持,确已如他所说,“超越生命的极限”了。(香港文汇报,1994.6.13.)
李嘉诚先生一贯不搞宣传,捐资从不留名,不提条件。1991年,他与属下集团捐资一亿港币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迟至两年后消息才发表。1993年,李嘉诚先生慷慨捐赠1,000万美元,帮助北京大学建设一座新图书馆,他也不要求任何形式的留名。今年2月云南发生地震,李嘉诚先生立即捐资1,000万港币给灾区。他说:“我个人的捐输十分有限,主要是希望能带出一个信息,希望全社会的市民都能踊跃捐输,帮助灾区的居民度过难关和重建家园,这才是最重要的。”(大公报,1996.2.9.)
李嘉诚先生视捐助公益事业为开心的事,他说:“对中华民族有益的事,我会不停地做,这些都是很开心的事。”(星岛晚报,1995.5.22.) 他办实业的初衷意在养家,希望有了钱以后继续接受教育。但后来他认识到,一个人就算再聪明,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事业成功,才能做更多的有益的事。他说:“一方面,我非常辛勤地工作,但是我忠诚地待人,我的金钱,我赚的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不白赚来的钱;另一方面就我个人来讲,衣食住行都非常俭朴,跟三、四十年前根本就是一样,没有什么分别。这样,我可以有多余的钱,做我喜欢的事,对自己同胞对自己国家有所贡献”。(香港文汇报,1995.8.7.)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李嘉诚先生也加大了在内地的投资,不仅注意经济效益,更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他的集团在国内主要的投资集中于发展电厂公路、桥梁、集装箱码头和地产等基础设施(参见香港文汇报,1994.9.13.)。 他在去年“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讲词中说到,“国内经济发展迅速,潜力深厚,到中国大陆投资已是世界上各大企业的共识。投资内地一定要有长远的目光和投资计划。敝集团在国内的投资多以基建项目为主,如一切顺利,投资总额达500亿港元,这些项目虽然回报期较长,但可以参与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极具意义。而且长远来说,将来的收益是相当乐观的。有意投资祖国的同乡,在亦可籍开放市场的机会创一番事业。”
李嘉诚先生积极参与香港过渡期的事务,先后被委任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委员、筹委会委员等。他对香港和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坦言“我李嘉诚绝不迁册!”他任预委两年期间,开会出席率在九成以上,他说:“我虽然忙,但做生意和与开预委会比较,哪样更重要?当然是后者。”(大公报, 1995.9.21.)今年1月5日,他谈到作为筹委会成员的感受时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在过渡期关键时刻被委任为筹委会成员,能为国家、为香港和港人的利益工作,尽自己的良知和责任,感到荣幸和非常有意义。本人和所有集团业务均扎根于香港,并以行动证明对香港前途充满信心,深信在贯彻一国两制的精神下,香港将取得更大更美好的成就。”
李嘉诚先生爱国爱乡、支持建设、不求闻达的义举受到普遍的尊重和赞扬。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多次会见李嘉诚先生。邓小平主任1986年6月会见李嘉诚时,对他捐款办汕头大学的精神表示赞许,对他说:“你对国家提供的帮助是扎扎实实的,感谢你对国家的贡献。”(大公报, 1994.6.13.)江泽民主席1993年10月会见李先生时,称赞他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香港文汇报, 1995.8.7.) 李嘉诚先生将这句话视为是自己毕生最大的荣誉。
李嘉诚先生事业上的成就得到广泛的肯定和褒奖,先后被一些知名的大学授予荣誉学位:198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获加拿大卡加里大学颁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获香港科技大学颁授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是广东多个城市的荣誉市民,还曾获得多项外国政府和机构荣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