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简写: 

艺术鉴赏厅 | 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第十七次活动“抚琴之路”

2023-09-14 14:56:08

讲座报名 | 孙华教授:“汉晋前后的中国西南——以‘西南夷’地区的考古为中心”

2023-09-12 13:39:06

【讲座题目】汉晋前后的中国西南——以“西南夷”地区的考古为中心

【讲座时间】2023年9月18日(星期一)15:00-17:00

【讲座地点】北京大学图书馆北配楼科学报告厅

*从图书馆东北门进入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一教对面)

【主讲人】孙华教授

 

【讲座简介】

新的考古资料和研究表明,秦灭巴蜀并没有改变当地的文化传统,汉初以后四川盆地才纳入汉王朝的文化版图。云贵高原地区原有多个青铜文化中心,汉武帝开“西南夷”后,汉文化分布区逐渐延展到了滇中地区。东汉初随着“哀牢”的内附和“邛都”的开发,汉文化从川西南向南延伸到今中缅边界一带,通往南亚的道路从此开通。至于川西北高原的“冉牻”“白马”地区,秦汉文化尽管嵌入很早,却始终没有稳固地主导这一地区的文化走势,这里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是文化的互动地带。

 

科学报告厅 | 《彤程材料科学论坛》第033讲:睁开“天眼”看宇宙

2023-09-12 09:46:13

课程简介

彤程材料科学论坛是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培养国家急需领域高层次人才设立的工程创新教育课程。

艺术鉴赏厅 | 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第十六次活动“琴中山水寄情神”

2023-09-12 08:23:28

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服务致力于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高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图书馆在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科学交流服务模式、艺术交流服务模式和综合展览服务模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艺文交流服务品牌。近期,图书馆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合作举办“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系列讲座,邀请各领域专家带领同学们一起解读与欣赏中华传统艺术之美。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是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长期以来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助力北京大学古琴社开启古琴艺术在北大校园的再次发展,助推昆曲、京剧、越剧、古琴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以下是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第十六次活动“琴中山水寄情神”的具体信息,快来现场参加活动吧~

活动主题:琴中山水寄情神

主讲人:陈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李阳 北京大学昆曲基地助理

             杜绍康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8级直博生

             程鹏源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

【信息素质工作坊】预印本与新型学术交流

2023-07-03 13:32:16

预印本与新型学术交流

 

简介:以arXiv为代表的国际预印本平台发展迅速,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www.chinaxiv.org)也有7年的历史。在开放科学时代,预印本正在成为一种与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新媒体等并列的新型学术交流系统,成为作者投稿(手稿)和读者信息获取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器。本讲座将重点介绍ChinaXiv的发展以及对作者、读者和学术交流的意义与价值。欢迎全校师生线下或线上参加。

时间:2023年7月6日(周四)14:30-15:30

参会方式:线上线下结合

线下:图书馆北配楼科学报告厅

线上:腾讯会议783-127-361

主讲人:初景利

——主讲人介绍——

芸台为梯 青云万里—图书馆2023年毕业季系列活动

2023-06-23 10:19:32

艺术鉴赏厅 | 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第十四次讲座活动“丝桐问答”

2023-06-20 16:51:52

科学报告厅 | 北大IP讲堂——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第十一期)通知

2023-06-15 08:35:53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保护北京大学自主创新成果,加强校内师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策略、动态的了解和把握,学校将举办系列培训,内容涉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国内/国际专利申请流程及撰写技巧、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策略及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等。

按照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培训计划安排,科技开发部、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北京大学第十一期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具体通知如下:

一、培训主题

高等学校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布局

二、培训对象

科研人员、科研助理及其他感兴趣的师生

三、培训时间 

2023年6月20日(周二) 14:00-15:30

四、培训地点

线下:科学报告厅(图书馆北配楼一层,需从图书馆东北门进)

线上:腾讯会议626-194-946

以史启智,以文化人|欧阳哲生:“新文化运动的文献整理与历史诠释——漫谈编辑《复兴文库·新文化运动》卷之旨趣”

2023-06-05 08:43:51

【讲座题目】新文化运动的文献整理与历史诠释——漫谈编辑《复兴文库·新文化运动》卷之旨趣

【讲座时间】2023年6月8日(星期四)14:00-16:00

【讲座地点】北京大学图书馆北配楼科学报告厅

*从图书馆东北门进入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一教对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所作《序言》重要精神,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22年10月下旬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率先购藏《复兴文库》,并在大钊阅览室率先提供开架阅览服务,积极推动阅读,促进以文化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所作《序言》中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复兴文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精选收录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以思想史为脉络,全面地记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在寻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探索未来道路过程中的历史足迹。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更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基于此,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举办“以史启智,以文化人”系列讲座,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序言》重要精神,促进学好用好《复兴文库》。以下为第三讲。

 

艺术鉴赏厅 | 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第十三次活动“《广陵散》揭秘”

2023-06-05 08:15:57

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服务致力于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高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图书馆在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科学交流服务模式、艺术交流服务模式和综合展览服务模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艺文交流服务品牌。近期,图书馆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合作举办“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系列讲座,邀请各领域专家带领同学们一起解读与欣赏中华传统艺术之美。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是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长期以来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助力北京大学古琴社开启古琴艺术在北大校园的再次发展,助推昆曲、京剧、越剧、古琴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以下是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第十三次活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古琴音乐会·大师与学子对话:《广陵散》揭秘”的具体信息,名额有限,快来报名参加吧~

 

活动主题: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古琴音乐会·大师与学子对话:《广陵散》揭秘

主持人: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主讲人:丁承运(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