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项目

古籍

1、 清末民国时期名人手札、信函、电文及奏折的整理与修复项目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大量清末民国时期名人留下的单叶文献,如汪康年、张元济、康有为、梁启超、李盛铎等人手札、信函、电文及奏折等,数量达数万件。这些文献不仅是研究近代史的珍贵史料,许多文献本身就是精美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因这些文献以单叶的形式存在且多有破损,一直无法提供借阅与展示。为充分揭示这批珍贵文献的价值,欲启动该项目,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整理与修复,并装帧成册,以提供阅览研究服务。

目前待整理和修复的此类单叶文献约计1万件,整理和修复费用总计约50万元。

 

2、宋元明清房契、地契、税票的整理与修复项目

    房契、地契、税票类文献是历史学、经济学研究的一类重要文献资料。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此类文献收藏颇为丰富,年代从宋代一直到明清。目前此类文献一部分是以书册形式保存,可供阅览;还有一部分是以单叶形式保存在牛皮纸袋中,未经整理且多有破损,无法提供阅览。为了能向读者提供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料,欲启动该项目,对这些破损、单叶的房契、地契、税票类文献进行整理与修复,装帧成册,以便提供阅览与研究。

此类单叶文献约计1千件,整理和修复费用总计约10万元。

 

3、敦煌文献的科学保护修复项目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敦煌文献共有二百余号,有年代记载的早至唐武则天时期晚至宋代。这批文献中一部分是在入藏北大前由原藏书家做了修复装裱,修复资料无处可查;一部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专业修复人员进行过修复,也并未留下详细的档案与资料;还有一部分尚未修复。此外,由于敦煌文献年代久远,已修复过的部分文献又出现了新的破损与老化现象。因此欲启动该项目,对未修复及新破损的敦煌文献包括部分碎片进行科学保护修复。在保护前将使用现代科学分析检测仪器对纸张纤维、pH值、劣化程度等进行无损检测与评估,并通过科学实验研究探索和论证,制定出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保护修复过程中不仅建立起详细而完整的文字与影像资料,还要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程跟踪记录;修复完成后继续进行稳定性观测记录,以评估保护修复效果;最后探索出一套敦煌文献的科学保护修复方法流程,整理出完整的修复档案资料,并建立初步的检测结果数据库,供学术交流及行业参考。

    待修复敦煌文献整件约50件,科学检测及保护修复处理费用预算约15万元;残片约40片,科学检测及保护修复处理费用预算约3.2万元;图文影像记录费用预算约1万元;数据库建设费用预算约2万元。总计约21.2万元。

 

4、宋元古籍的研究性保护修复项目(一期)

    北大图书馆藏待保护修复的宋元古籍达数百册。鉴于宋元本的珍贵程度和现有传统修复手段的局限性而一直未进行修复工作。破损文献的老化速度要速倍于妥善保护修复后的文献,为把这批珍贵文化遗产面临的损害降低到最小,欲启动该项目,引入科研力量对宋元古籍进行研究性保护修复,探索出一套适合宋元古籍的保护修复方法。一期工作主要包括:1、对纸张进行系统的无损分析检测,做出老化程度的评估,并建立宋元纸张、墨、印泥等材料检测结果的初步数据库;2、对保护修复方进行科学实验探索和严谨论证;3选取典型文献进行保护修复,对具体操作中发现的新问题逐一攻关解决;4、将科学保护手段与中国传统修复工艺有机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合宋元古籍材料特性的保护修复方法;5、保护修复效果检测评估与反馈,对保护修复方法进行修订。

    计划分析检测的宋元古籍数量为100册,分析检测费用共计10万元;一期保护修复的数量为30册,约1500叶,保护修复费用共计13.5万元;图文影像记录费用预算约1.5万元;数据库建设费用预算约4万元。总计29万元。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