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音乐之声”系列讲座第五讲“曲式——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钥匙(下):奏鸣曲”在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韩巍主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本科生张靖旋主持,50余位师生和校友报名参加现场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开场,韩巍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创作特点为切入点,指出在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中,第一乐章的结构往往决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情感和逻辑。第一乐章通常以“奏鸣曲式”(速度一般为“快板”Allegro)写成,其复杂而精巧的结构在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形式中具有核心地位。接着,他向听众介绍了“奏鸣曲”(sonata)的两种含义:一为曲式,一为室内乐中最简单的组曲形式(独奏乐器或独奏乐器与钢琴)。而“奏鸣曲式”是最复杂的一种曲式,不仅体现了古典音乐追求和谐与逻辑的精神,还浓缩了西方文化对戏剧性冲突与解决的美学追求。
韩巍作讲座
韩巍详细解析了奏鸣曲式的三大核心部分:分为呈示部(exposition)、展开部(development)与再现部(recapitulation)3个部分。其中,呈示部呈现“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两大主题,二者的调性分别为整部乐曲的基础调性与第一主题的关系调(如C大调的关系小调是a小调),展示出音乐的多样性。展开部选取上述两个主题中主要的乐思(动机),采用各种手法加以发展(变奏),形成一个或几个戏剧性高潮,是音乐表达情感张力的核心部分。而再现部则再次呈现两个主题,但第二(副部)主题发生转调,转到第一(主部)主题的调性上来,象征着二者经过冲突最终达到统一,体现出古典音乐的逻辑性与完整性。通常,再现部之后会以尾声(Coda)为整个乐章画上圆满的句号。
韩巍以精选的7部古典主义至浪漫主义早期的乐曲为例,结合前文提及的乐理知识逐一分析了作品的结构,并借此引入对相关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的介绍。播放音乐时,听众大多轻闭双眼,沉浸于或恢宏或轻快的音乐中,陶醉不已。在介绍舒伯特的《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D759)时,韩巍播放了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录音。他通过对比不同版本,阐述了这位指挥大师在演绎舒伯特作品时对“自由速度”和“动态处理”的独特理解。韩巍评价道,富特文格勒以其浪漫主义色彩的处理风格,赋予了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深邃的精神维度。
韩巍还分享了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Op.67)带给他的深远影响。作为贝多芬9部交响曲中位处正中的1部,该交响曲于1804年开始构思,1807年末至1808年初完成。关于其标题“命运”,韩巍解释道,在由热情的快板构成的第一章中,第一主题开篇急促的四连音动机被贝多芬本人称作“命运的敲门声”,该乐曲由此得名。而后,这个阴暗、冷酷、威严的动机以各种变形贯穿整部交响曲。在圆号的宣言之后,弦乐、单簧管、长笛依次奏出抒情性的第二主题,但很快又被“命运动机”淹没。展开部中“命运动机”的一系列变形描绘出宏大的斗争画卷,最后以双簧管奏出的哀婉旋律结束。第一主题再次席卷而来进入再现部,但最后的圆号替换为大管;第二主题转调后变得激昂有力,此后“命运动机”的反扑逐渐衰弱。最后经由短促有力的“尾声”结束。
通过理论剖析与音乐赏析相结合,韩巍展示了奏鸣曲式作为理解西方古典音乐钥匙的核心价值。他的讲解不仅让听众掌握了乐理知识,还为音乐爱好者打开了深入欣赏古典音乐的大门。张靖旋总结道:“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语言,更是沟通心灵、穿越时空的桥梁。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大家能在古典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共鸣。”
主讲人简介:
韩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先秦历史、考古和出土文献,尤其是西周青铜器和铭文的研究。西方古典音乐是他最重要的业余爱好。他从高中开始欣赏古典音乐,大学一年级曾在北大昌平园区广播站主持古典音乐节目“爱乐之旅”。2022年疫情期间曾为北大同学义务主讲线上系列讲座“西方古典音乐漫步”。
文字:李霂祺、金鑫| 摄影:刘秀文、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