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图书馆在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举办“走近中国书法”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讲,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祝帅主讲“老北大与中国书法研究”。
讲座伊始,祝帅指出,百年来北京大学和新式书法研究十分密切:1917年北京大学诞生了我国综合类高校中的首个书法社团——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次年,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王岑伯(峻)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新式书法史《书学史》。百余年来,北京大学以美育和跨学科的视角参与书法和书法史研究,构成中国现代书法学学术史上一段不可或缺的重要段落,也成为链接中国古典书论与新中国书法研究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接着,他将关注点聚焦于从蔡元培担任校长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老北大,这一时期的北大作为中国教育、学术和美育的中心,不仅诞生了书法研究社,以及沈尹默、马衡、刘季平等书法大家,也出现了蔡元培、刘师培、王岑伯、钱玄同、 马衡、孙以悌、蒋梦麟、沈从文、容庚、台静农等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书法研究的老北大师生,他们积极推动了中国书法研究从传统书论、技法、品评转向史学、美学等现代学术形态。在谈到蔡元培与老北大“书法研究社”时,祝帅认为蔡元培在北大设立“国立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并由北大预科教授沈尹默,以及北大文科教员马衡、刘季平等担任导师,开启了中国书法进入高等教育乃至现代学术的关键一步。在“新式书法研究”这一议题部分,祝帅认为,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书法史”,是在清末民初“西风东渐”的浪潮中才逐渐形成其学术风貌,并最终形成一门学科的建制。他随后介绍了王岑伯、孙以悌、台静农等北大教职员工在书法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谈到老北大传统书法研究的现代转型时,祝帅以刘师培、马衡、容庚等北大教授的论文、演讲和著作内容为例证指出,在二十世纪北大书法学术史上,金石学、文字学等传统学术毫无疑问可以为书法研究提供学术资源和现代学术的保障。最后,他总结道,老北大的书法研究,为接下来院系调整后的新北大迎来书法美学研究的高峰做出重要的铺垫。
在其后的讲座问答环节,现场听众踊跃提问,就传统书法研究和现代书法研究的区别、老北大李志敏先生的书法贡献、书法学习经验等问题,与祝帅进行互动交流。
北配楼科学报告厅是图书馆的文化传播阵地之一,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用户的综合素质为宗旨。2022年,图书馆首届阅读文化节于3月至6月隆重推出“走近中国书法”系列学术讲座,议题以中国书法的历史与理论为中心,面向北京大学各学科学子进行校园美育,同时兼顾理论探讨与学术研究,欢迎大家参加!
主讲人简介:
祝帅,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