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二届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答辩评审成功举办

2019年5月24日下午,“第二届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答辩评审活动在重庆市渝北区仙桃数据谷举行。经过现场的激烈角逐和评选,本次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计8项大奖最终落定。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李强、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童云海、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副主任陈强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继民开场致辞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李强致辞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童云海致辞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副主任陈强致辞

李强指出,大数据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从学界到业界,乃至于国家层面,对数据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北京大学社科调查中心持续采集全国大样本的调查数据已近十年,通过数据的公开免费共享,为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本次大赛中,非常高兴地看到很多基于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数据的优秀作品,希望能够通过大赛推动全国高校的数据驱动创新研究,促进全国高校的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全国各领域科学数据的融合和应用。

童云海指出,作为高校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承担着文献保障、信息服务、文化传承、文明弘扬的重要责任,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今天,如何推陈出新,是我们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开放数据是一个重要概念,全球许多知名高校和出版商,都已发布了相关政策促进研究数据的开放共享。作为主办方,希望大家通过本次比赛,能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机遇,真正参与和实践,也希望大家对开放数据、开放科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陈强指出,数据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今日简史》中也提到,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现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在我们国家,数据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休戚与共,但对大数据的研究应用,挖掘数据真正价值,我们才刚刚起步。希望能以举办数据创新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激活数据活力,鼓励各学科领域人才基于数据进行研究,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

现场答辩活动由大赛主办方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继民、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化与数据中心副主任周义刚主持。现场答辩环节由本次大赛评审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李强主持。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八支优秀队伍进行了现场答辩。参赛选手从多个维度对数据驱动创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专家评委从选题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创新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参赛选手的现场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提问、点评和打分。

评审专家与答辩选手合影

大赛的评审结果在2019年5月25日上午举办的大数据智能化推进实施前沿应用研讨会上公布并举行颁奖典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彭晓、梁艳的参赛作品“基于‘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城市公共管理问题发掘与治理优化途径”斩获特等奖,中山大学刘诗等、重庆交通大学田奇等的参赛作品荣获一等奖,其他参赛队伍荣获二等奖。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学颖为特等奖队伍颁奖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童云海为二等奖同学颁奖

在研讨会上,王继民教授对第二届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情况进行了介绍,童云海教授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和应用的策略思考”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南开大学王芳教授以“政府数据的跨部门共享与互操作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刘耀研究员以“大数据环境下的政策研究自动化工具与平台研发”为主题进行报告,重庆大学张小洪教授以“重庆智能产业发展逻辑与路径”为主题进行报告。

北京大学童云海教授做主题报告

南开大学王芳教授做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刘耀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重庆大学张小洪教授做主题报告

“第二届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 由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作为行业指导单位,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主办,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重庆大学图书馆协办,同时也得到了企研数据(杭州古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信宏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泛语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大力支持。

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与企业的战略规划。通过本次大赛,主办方希望鼓励各学科领域学子基于数据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助力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