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的“学科之美系列讲座——地学之美”第二场讲座在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举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郭庆华作题为“数字地球:天眼看大地”的讲座。讲座由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郑楷颢主持。
遥感技术近年来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在外太空探索等前沿科技发展方向有重要应用。郭庆华通过图片和短片展示了遥感技术近年来的相关学科发展,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地学、生态学、现代战争等领域中的诸多应用,指出遥感技术对获取地表和和自然资源的详细信息至关重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强调了发展遥感技术的重要性。
郭庆华作讲座
遥感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物体的信息(包括电磁波、力场、声波和地震波等),经过信息传输及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从1858年系留气球拍摄发展到现代卫星技术,遥感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并逐步发展出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面遥感3种依赖不同传感器平台的现代遥感类型。航天遥感主要以卫星作为传感器平台,其中国产卫星中的“高分家族”不断发展迭代,引领中国卫星遥感进入亚米级时代。
近地面遥感主要指以无人机、高塔、车、船或人工手持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在这些平台上安装遥感传感器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对资源监测、无人驾驶技术、实景三维建模等前沿领域都有重要意义。郭庆华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介绍了多激光雷达平台在反演生物量、获取森林精细结构、探知动物生态行为等研究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在西藏境内发现和测量亚洲最高树的研究经历。利用近地面遥感技术,中国陆续发现了一系列巨树,填补了中国在高大树木记录方面的空白,让我国在巨树调查领域迈上了一个重要的台阶,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作出了深远的贡献,同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经济价值。郭庆华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积累为地学理论的新发现提供了有力支持,新时代地学人才培养应重视“地学+计算科学+数学+遥感科学”的学科交叉。
听众提问
讲座结束后,郭庆华与现场师生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听众的疑问。
主讲嘉宾简介:
郭庆华,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遥感所所长。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博士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回国前系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环境工程学院创始教授、终身正教授。现任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加州大学内华达研究所客座教授等职务;连续入选斯坦福2023、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全球学者库终身学术影响力榜。主要致力于开展以激光雷达为主的多源遥感技术研究并推动其在城市与环境等领域的交叉应用,研发的相关平台和算法被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在Nat. Commun., Nat Ecol. Evol., Nature Clim. Chang, Remote Sens. Environ., ISPRS等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3部。
文字:熊潇| 摄影:桑磊、雷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