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走近中国书法”第十四讲举行,张旭光主讲“反丑书还是反俗书”

12月14日14时,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的“走近中国书法”系列讲座第十四场讲座在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举行,荣宝阁艺术总监、书法院名誉院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聘书法家张旭光作了题为“反丑书还是反俗书”的讲座。50余位师生和校友报名参加现场讲座。讲座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美学与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白锐主持。

讲座现场

张旭光介绍了书法创作的两个前提。一是“书法创作要符合艺术规律”,要做到先继承后创新,先“到位”才会有“味道”,新的书法艺术应当表达书法家的性情并追求个性,鼓励百花齐放,发展多种风格。二是“书法应当体现时代身份、标准与趋势”。从清人开始,书法已经从实用为主转向审美为主。书法的标准也在转换,点画、结构、章法、墨法都有了新的标准,这是书法的大趋势。书法家们正以新的标准进行研习、追求和创作。

张旭光作讲座

张旭光从理论意涵对“丑书”和“俗书”进行正谬。对于“写得不正被骂为丑”“笔画写虚了被骂为丑书”“写在一块儿了被骂为丑书”“墨写洇了被骂为丑书”“书法作品写得稚拙被骂为丑书”“写得不认识被骂为丑书”“有的书法作品由于没见过被骂为丑书”等对书法作品的常见误解,张旭光结合古今书法大家的创作及相关评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认为,种种被批评为丑书的作品“合于古人”,且皆为历史上有创造性的认识和表达,并进入了传统经典的链条之中,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创作“丑书”的人既是理论家也是才华出众的艺术家。反“丑书”是盲目的反传统、反审美、反人性、反创造,故“丑书”不能反。

张旭光介绍了“俗书”的特征:俗书创作者不临帖、不入古法,存在作品技术不过关、不到位,以及将书法看作玩杂耍,存在“低俗”“恶俗”“平俗”等情况。“俗书”必须反,不反则吹不响民族奋进的号角。他从笔法、字法、章法的角度介绍如何进行书法练习。

张旭光与部分师生合影

讲座结束后,张旭光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听众的疑问。

主讲嘉宾简介:

张旭光,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现为荣宝斋艺术总监,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书法专业首席采访专家,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兼任全国总工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联合国特聘书法教授,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文字:徐婧雯、肖一帆| 摄影:刘怡、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