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身边榜样” | 汤燕:岁寒不改色,平生金石心

编者按:

自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至湖塔之畔的巍巍之馆,百余年时光荏苒,北京大学图书馆几易其址,却有一种精神在存续、在传承,有一种气韵在丰厚、在熏陶。在这种精神和气韵的牵引下,北京大学图书馆坚持固本应变、不断创新,在向现代化图书馆迈进的路上行稳致远,这份辉煌是一百二十多年来一代代馆员的勇于担当、砥砺共筑,也需要新一代北大人的不忘初心、奋发向前。

为加快推进“队伍建设年”“馆风建设年”行动,北京大学图书馆在全馆范围内开展“身边榜样”推选活动,选树一批“有精神、有本领、有智慧、有情怀”的“四有馆员”先进典型,用先进事迹感染馆员,用身边榜样激励馆员,推动形成尚德集智、尚贤育能、尚实助人、尚美创新的良好风气和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发展型、标杆型、创新型组织,努力实现发展根基更坚实、新型服务更有效、综合改革更深入、引领作用更突出的新局面。

在层层推荐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经由各方代表组成的评选小组无记名投票,并经馆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刘素清、汤燕、杜晓峰3位老师当选北大图书馆“身边榜样”。本期继续推出“身边榜样”的故事。


汤燕:岁寒不改色,平生金石心

个人简介:汤燕,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分校图书情报学系图书馆学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服务中心拓片组组长。1989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近30年来一直从事拓片采购、编目和研究工作。

无标题.png


1989年8月,汤燕初到图书馆工作,对很多岗位的具体工作并不了解,由于性格喜静,喜欢读书,她主动要求到书库工作,后调入拓片组从事拓片文献的采访编目。在这个坐“冷板凳”的岗位上,她不辞辛苦地默默耕耘着,一干就是近三十年。


无标题.png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图书馆库本阅览室的同事们(右一为汤燕)


“图书馆的工作是辛苦的、没完没了的,然而这份工作能带给我满足。”


提起这些年来在图书馆的工作经历,汤燕回忆道:“我当初以为在图书馆工作可以有很多时间看书,但工作之后才知道,这只是个美好的理想,图书馆的工作其实是没完没了的。工作之初参与建立保存本书库,从大库中选书、打捆、搬运、上架、顺号、清点,当年没有外包公司,所有工序都是馆员自己做。保存本阅览室开始接待读者后,需要进行日常取书还架、新书入库、回溯编目取还书、清点查‘余头’等工作,卡片目录、库帐工序繁复,工作量很大。每天忙忙碌碌,几年一晃就过去了。”


无标题.png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在拓片组办公室留影


面对这样平凡、辛苦和没完没了的工作,很多人难以坚持,工作人员也在频繁地流动,然而汤燕却一直坚持着,经年累月,不分寒暑,甚至在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也心系着工作。在一次文献展的布展期间,由于任务非常紧急,她连续几天工作到图书馆闭馆之后,身体承受能力到达了极限,发起了高烧。但为了坚持完成工作,她依然没有休息,后来病情加重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是急性心肌炎。而且,因为常年的伏案工作,汤燕患有严重的肩颈疾病,发病时会头晕和呕吐不止,有几次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但只要身体稍微一恢复,她总是第一时间返回到工作岗位上。近几个月,她出现四肢疼痛的症状,手臂无法正常举起,甚至行走困难,不得不服用止痛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正常工作,没有耽误原有工作计划。

关于为什么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坚守,汤燕自己是这样说的:“在亲手整理的整齐的书架间取书,为读者解决问题、提供建议并得到读者满意的反馈,这些都是辛苦工作的回报,也带给我满足。”从工作中和读者反馈中获得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支持着她几十年如一日尽责尽职、不争名利地辛勤付出。


无标题.png

2004年与白化文先生一起参加第三届汉文史资料库研讨会


“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服务意识是基本的职业操守。”


汤燕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非常看重,她曾说:“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服务意识是基本的职业操守。读者对我们图书馆的感受,主要是通过我们的服务获得的。我们怎么样,读者就会认为图书馆怎么样。我们认真、负责,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就会是严谨、可靠;我们热情、主动,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就会是创新、进取。读者从我们身上以小见大,我们的言行、态度都关系到图书馆的声誉。”

这些深刻体会都来源于她的亲身经历。汤燕在保存本阅览室工作期间,曾有一位老师经常来查阅古籍,逐部索取方志类文献来阅览,这位读者是力学系的杜珣老师。热情的汤燕通过和杜老师交流得知,他业余时间一直致力于女性文学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几十年间坚持手工摘抄古籍中的女性文学作品。但由于不了解哪部方志中会有需要的内容,他只好一部一部地索取,费事又费力。知道杜老师的需求之后,汤燕便抽时间在书库里提前帮他选好文献,等他来阅览时可以直接阅读到有相关内容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收集资料的时间,杜珣老师对这些帮助表示非常感动。在汤燕调到拓片编目组多年后,杜老师的海外亲戚要捐赠一批拓片共500多种,杜老师立刻找到汤燕,表示一定要把这批文献资料捐给图书馆。他对当时的林被甸馆长说,因为觉得汤燕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只有捐给北大图书馆他才能放心。直到今天,这批资料仍是图书馆收到的最大数量的拓片文献捐赠。

像杜老师这样的读者还有很多,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来自校内还是校外,甚至是外籍读者,他们在研究和治学的过程中来图书馆查阅资料,很多都受到过汤燕热情的帮助。由于业务功底扎实、熟悉馆藏资源,同时又精通古文和英语,汤燕会根据他们的研究内容,主动介绍他们此前并没有发现的重要馆藏,帮助他们识别难以辨认的文字、符号,甚至在外地读者不便再次来京校对文字时帮助他们完成校对工作。这些读者对汤燕的服务充满了感激和赞赏,给她寄来感谢信和赠书。而最让她高兴的是,读者中有不少石刻文献领域的学者在收集到拓片实物时,会想到联系她来捐赠给图书馆,以此表达感谢。直到今天,馆里仍不时收到这样的捐赠,这对于常年从事拓片文献采访工作的汤燕来说,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因为文献采访需要大量经费,相当不易,而读者们从图书馆获取了资源,又以无偿捐赠资源的形式感恩回报,这就产生了学术资源收藏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对于付出额外精力来帮助读者解决困难这件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有些工作人员会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够给予读者最基本的答复就可以了,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主动提供帮助。对于这种情况汤燕是不认同的,她曾经提到:“在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能帮为什么不帮呢?”正是这样对业务水平提升的不断追求和积极耐心、真诚热情的服务态度,让她收获了众多读者的赞誉。


“以工作为乐趣,激发了我更大的工作热情,也提升了我的业务水平。”


汤燕参加工作几年之后,正赶上图书馆拓片编目组在物色能坐“冷板凳”的编目人员。由于对古文字的爱好和学习背景,汤燕被调入拓片编目组。就是在这样一个冷门的专业领域,她真正做到了坚守初心、耐住寂寞,心无杂念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业务工作中。将近三十年过去了,如今她已经成为石刻文献领域的专家。

汤燕现在是古籍资源服务中心拓片组的组长。拓片组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拓片文献的采访、编目、数字化、数据发布和整理揭示等,需要常年与各拍卖机构、公藏单位、私人收藏家和出版机构打交道,时时要往返于拓片库、编目室、扫描室之间。他们会为一种珍贵文献的采购手续而到处奔波,为一张拓片能成功捐赠去多方斡旋,为一条著录信息的准确全面去追根溯源、穷经据典,为一幅图像的清晰扫描效果审慎地修复残损文献,为一条数据或一张图片的浏览显示问题与有关部门反复沟通,为一批文献能被揭示利用而反复校对修订出版文稿。这些平凡又繁琐的日常工作对于汤燕来说却是甘之如饴,她说:“将本职工作与爱好相结合,以工作为乐趣,激发了我更大的工作热情,也提升了我的业务水平。”


无标题.png

制作拓片中


这份热情使她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和奉献,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汤燕和同事合作编著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古代砖刻铭文集》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她还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相关项目,进行拓片元数据规范、拓片著录规则相关标准制定等工作,如:科技部“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与示范”项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的“专门数字对象元数据标准”子项目;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专门元数据规范——古文献(古籍、拓片、舆图部分)”;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拓片元数据著录规则WW/T0093-2018”等。此外,她在相关领域期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这些成果对于拓片文献的著录和整理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能够推进公藏单位、古籍保护机构以及该领域研究者们的相关工作。


无标题.png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


为了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程度、促进学科发展,汤燕积极参加为学生、学者或相关从业人员开设的讲座、课程等,在我校中文系、历史系、文研院和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的文献类课程中进行石刻文献资源利用和拓本鉴定的知识讲授。


无标题.png

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碑帖编目研修班学员讲授拓本鉴定知识


针对近年来新技术飞速进步和研究者对拓片资源利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汤燕迫切地希望图书馆的相关服务能够与时俱进,顺应使用者的需求,将图书馆倡导的“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理念落实到具体服务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汤燕认为人才梯队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首要问题,她对年轻同事无论在业务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事无巨细的关照。年轻馆员提起她时称赞道:“汤老师不仅是良师益友,有时候更像是亲人。”汤燕则认为这都是她应当承担的责任,她说:“作为老同志,带好年轻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是对图书馆的担当,也是我近年工作的重点目标。相信年轻的馆员,也相信未来的北大图书馆会更好。”


无标题.png

指导年轻馆员学习业务知识


除了对年轻人格外关爱之外,汤燕也时常帮助馆里的老同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图书馆有一位九十多岁的退休老馆员,因孩子在国外工作,自己一个人居住。汤燕从十几年前开始,一直坚持帮助她做一些不易完成的家务,还经常自己垫付款项帮忙办理诸多琐事,老人的孩子对此表示十分感激。

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汤燕都努力做到慎始敬终、无愧于心。在得知被推举为“身边的榜样”评选候选人之后,汤燕多次表示,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做什么突出贡献,不能算是“榜样”。但平心而论,做到这样能坚守平凡岗位、与读者推心置腹、对大局充满责任感的人又有多少?这种甘于默默奉献、坚持热情服务而又保持思考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种“身边榜样”的感召力,就如明灯一般,照亮每一位图书馆人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