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高质量开展“大美课堂”系列活动,助力学校美育教育

美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早在1922年,蔡元培就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并列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门学科同美育的密切关系。

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图书馆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高校的优势资源,深挖不同学科的美育内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大美课堂”讲座品牌,陆续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合作,推出了“生物之美”“化学之美”“数学之美”“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中感受艺术之美、科学之美和人文之美,开创图书馆科学和艺术交流服务的新局面。

image.png

“大美课堂”讲座现场

“生物之美”系列讲座共有9讲,分别是“燕园草木之美”“虎年观虎”“自然摄影”“飞羽之美”“蝴蝶之美——拟态的奥秘”“扫描电镜下的生物之美”“生命科学与视觉传达”“微生物之美——生长的艺术”“探秘标本馆——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化学之美”系列讲座计划7讲,讲座主持人为化学学院博士后王进。第一讲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陈兴教授以“因简单而美丽的点击化学与生物正交化学”为题对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进行解读。“数学之美”系列讲座计划6讲,讲座主持人为数学学院教授宋春伟。第一讲由数学科学学院王杰教授主讲“音乐与数学”。“中华传统艺术之美”计划开展“古琴之美”“戏曲之美”“昆曲之美”三个系列,主持人是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均。“古琴之美”系列活动第一讲由吴钊(著名音乐史家、古琴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和彭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就“古琴音乐发展与审美标准”进行对谈。

image.png

“大美课堂”讲座视频

“大美课堂”系列讲座在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线下举行,为同学们提供与讲座嘉宾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为了提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适应防疫常态化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还对每场讲座进行录制,并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实现了主讲人与PPT的同屏展示。同学们无法现场参加讲座,也可以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的讲座视频回放,获得良好的视听体验。图书馆还与学校宣传部合作,通过北京大学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多个主流直播平台对“生物之美”开展讲座直播活动。上述四个系列活动已经举办12讲,现场参与人数包括全校70余个院系/单位的815人,还有1578人次通过图书馆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的“大美课堂”专栏观看了回放,173万余人次通过北京大学微信视频号等渠道观看生物之美九场讲座的直播活动。活动反响热烈,广受好评。

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坚持把美育与学科相结合、线下和线上相结合、一次讲座和长期保存相结合、校园服务和社会影响力彰显相结合,提升图书馆美育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努力使图书馆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学术保障的信息集散地、师生校园生活中治心治学的精神栖息地、教育事业发展中立德树人的服务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