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服务致力于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高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图书馆在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科学交流服务模式、艺术交流服务模式和综合展览服务模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艺文交流服务品牌。近期,图书馆和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合作举办前沿科技系列讲座,主讲人将多角度、多层次地分享他们的知识、见解和经验,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新的视野之窗。
在这里,你不仅能听到权威专家对各个领域最新进展和前沿问题的解读与分析,还能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互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在这里,你不仅能接触到丰富有内涵和魅力的科学的奥秘,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在这里,你不仅能收获知识和技能,还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科技之光|前沿科技系列讲座第十四讲“人工智能时代中的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具体信息,名额有限,快来报名参加吧~
讲座主题:人工智能时代中的智能机器人发展
主讲嘉宾:王韬(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北京计算机学会秘书长)
主持人:王旭(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时间: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15:10-16:40
地点:图书馆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一教对面,需从图书馆东北门进)
内容简介: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蓬勃发展,我们已然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具身智能时代。作为具身智能代表的智能机器人,其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广泛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许多科幻文学与影视作品中,具有情感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常扮演着人类得力助手或亲密伙伴的角色,它们能理解人类的情感与认知状态,与人类进行切实有效的互动,并能够与人类建立情感联系,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陪伴人类。
本次报告将回顾智能机器人演化的过程、介绍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形态及能力,并分享对于两个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前沿领域的认识:具身智能与情感智能。也期待能与大家共同探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嘉宾介绍:王韬,理学博士,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Research Professor),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北大-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情感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曾任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王韬研究员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智能机器人系统、情感与认知计算、人-机器人交互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以及横向项目数十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4项省部级奖励。获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获最佳论文奖。主编的教材《具身智能机器人:原理与实践》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开设“智能机器人系统导论”等课程。
王韬研究员曾研发国际领先的高性能可编程无线网络平台,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OSU)等院校使用。所提出的情感与认知模型及算法,具有表情识别、注意分析、生理指标检测、信息理解、性格分析等能力,已被产业头部机构应用,并影响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所研发的情感机器人,能够完成情感交流、琴棋书画、迎宾导览等任务,多次代表北京大学参展。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校外人员报名参加活动,需自行解决入校和入馆事宜。
本次活动已纳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活动集章范围,参加讲座及集章活动请提前10分钟抵达现场。
联系电话: 62757165-804/807/815/816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tL2nTFD.aspx#
报名二维码:
北京大学图书馆
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