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艺术之美讲座|龙吟凤鸣:弦歌与昆曲
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服务致力于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高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图书馆在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科学交流服务模式、艺术交流服务模式和综合展览服务模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艺文交流服务品牌。近期,图书馆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合作举办“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系列讲座,邀请各领域专家带领同学们一起解读与欣赏中华传统艺术之美。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是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长期以来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助力北京大学古琴社开启古琴艺术在北大校园的再次发展,助推昆曲、京剧、越剧、古琴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以下是中华传统艺术之美第四十二次活动的具体信息,快来参加吧!
活动主题:龙吟凤鸣:弦歌与昆曲
主讲人: 金蔚(著名琴家、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蔡少华(苏州昆剧院原院长、青春版《牡丹亭》制作人)
主持人: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任)
时 间: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13:00-14:50
地 点: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
活动简介:古琴与昆曲是中国最早进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著名琴家金蔚先生致力于给古典诗词作曲,创作弦歌,并举行音乐会。近年来,金蔚先生还新编昆曲并作曲,创作了《东风记》等作品。在苏州昆剧院原院长蔡少华先生的策划下,由苏州凤池家班演出。二十余年前,金蔚先生曾在北京大学传授古琴,并随楼宇烈先生学习昆曲。如今,金蔚先生将带领龙吟凤鸣团队回到北京大学,展示他在古琴与昆曲两大“非遗”领域的成果,并讲述其创作经验与感悟。
主讲人简介:金蔚,浙江诸暨人,现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古琴家、书画家、戏剧作家。十五岁师从赵宇明先生习诗书画印,先后得同邑郑雨春先生,杭州吴静初、蒋进、杜巽诸先生指授。古琴得徐晓英、龚一、吴文光、张铜霞、杨景涵等琴家传授。于2013年参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老琴的修复工作。曾担任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高山流水》主奏。出版古琴理论专著《琴度》、个人古琴唱片专辑《响山集》、书画弦歌专辑《琴山砚田》。 打谱古琴曲目《采真游》、希仙本《酒狂》等。创作古琴曲目《羲之爱鹅》《东渡》等,古琴弦歌《将进酒》《兰亭序》等。曾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欧洲各国;以及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
蔡少华,原苏州昆剧院院长,青春版《牡丹亭》策划制作人。在任期间,成功排演了《长生殿》、《玉簪记》、《西施》、《烂柯山》等十余部作品。参与策划制作推动了北京《皇家粮仓版牡丹亭》、苏州沧浪亭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中日版牡丹亭》、《游园惊梦园林版实景演出》创意制作,是非遗昆曲活态传承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P5HTTlX.aspx#
报名二维码:
图书馆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