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特藏资源服务中心赴昌平储存馆调研文献

昌平储存馆作为图书馆最大的校外储存基地,总计藏有文献资料100万余册。其中包括我馆的绝大部分日文、俄文图书报刊,还有大量利用率不高或未编目、整理的旧藏图书报刊及其他文献资料。为了了解昌平储存馆的馆藏情况,发掘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特藏资源,特藏资源服务中心组织人员于2024年11月13日上午前往参观调研,一行人有张丽静、吴冕、栾伟平、覃嘉欣和龚哲。

抵达后,我们首先在管理人员郭兆斌老师带领下,对昌平储存馆进行整体参观,并通过他的介绍,对储存馆收藏的文献有了初步了解。

大家认真听取郭老师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开始分头调研和搜集有价值的文献。调研对象,一是昌平馆的俄文书情况。经调查,这里的俄文书刊绝大部分购买于新中国成立后。民国时期的俄文文献,尤其与马克思主义、北京大学相关的储藏量很少,有待进一步发现。二是民国旧书刊与未编书刊。昌平馆存有较多民国旧报刊的副本,以及未编目的零散资料。调查人员对这些未编目的书刊资料进行了初步发掘,从中搜集出四箱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献带回总馆,准备进一步整理研究。

工作人员在查看和挑选有价值资料

这些搜集到的文献大体包括:

1.部分民国旧报刊的创刊号和重要复本,例如《新潮》《国民》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相关报刊。

2.与燕京大学、老北京大学相关的史料,例如《燕京大学学生名录》《北大周刊》等。

3.与北大图书馆相关的史料,例如图书馆的杂志装订簿、购书账簿等。

4.建国以来的北大相关史料。

5.《京报》等晚清报刊的复本。

这些文献对于现有特藏文献的研究和补充具有重要作用。

从储存馆挑选出的部分待整理资料

经过这次初步考察,特藏资源服务中心对昌平馆的文献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可以大体判断其在特藏文献发掘方面仍具有一定潜力。今后将会组织进一步的调研活动,具体考察日文收藏,以及非书文献等情况,从中发掘整理出更多具有价值的文献,逐步充实丰富特藏资源。


特藏资源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