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雅讲坛”第579期讲座成功举办 老戏骨畅谈中国传统戏
3月28日晚,“北大博雅讲坛”第579期讲座:“中国戏老了吗——中国戏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楼的艺术鉴赏厅举行。老艺术家李楯、濮存昕、杨立新、知名艺术家王珮瑜、学者渠敬东出席本次活动,共同向观众分享了有关中国传统戏曲的知识和自己的见解。
活动现场
李楯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场讲座的主题背景。他指出,京剧是我们祖先的“生命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的“染色体”。然而,当代中国相比过去,生存方式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导致京剧的受众群体逐渐缩小,以致于80年代初甚至发生了“戏曲危机”。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非物质文化”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介绍道,在过去的农村,人们从“学会吃饭”时就开始接受戏曲熏陶,传承是自然的;而现代人脱离了那种生存环境,即便文化程度高于农民,也很难在没有字幕的前提下听懂京剧。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思考和探讨“怎么看戏、怎么学戏、怎么演戏”的问题。
接下来,几位艺术家就这几个问题详细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李楯老师提出,京剧受众群体的缩小严重制约着京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扩大京剧的受众群体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他认为应当让京剧“主动出击”,加强宣传,让不喜欢戏曲的人有所尝试。对于演戏,李楯老师认为中国戏讲求方法,无须标新立异,只要有传承、有规矩,自然就有创新。他借此发问:当今时代,戏曲演员应该迎合观众还是坚持自我?对此,王珮瑜老师指出,演员让观众为之折服,并不是因为迎合,这是一种错觉;相反,这是一种引导,提高演技,抓住观众才是一个演员的必修课。
活动现场
在现场听众的强烈要求下,几位老师进行了京剧戏曲片段表演,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享受了一场京剧欣赏的视听盛宴。随着悠扬的腔调缓缓落下,讲座来到了评委点评环节。濮存昕老师提到自己的收获主要有两点:一是从行家对话中深刻体会到何为艺术风格,二是逐渐领悟到背词前揣摩角色、找到感觉的重要性;杨立新老师以《智取威虎山》、《雷雨》为例生动地论证了话剧与京剧之间的共性,认为话剧应多向戏曲学习,进而推动二者积极对话、共同进步;渠敬东老师则立足于自身的学术经历,感慨做学问同演戏、谈戏类似,俱是由文化传统中自然生发,缓慢滋养,获得感动,这既是学术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当下发展之所需。
到互动提问环节,现场观众兴致高涨,踊跃提问。几位艺术家和现场观众就戏曲的当代传播方式、京剧艺术流派的特征、舞台艺术的价值观呈现、对京剧曲牌的偏好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社会学系教师退休郑也夫也来到现场,对讲座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表示“唱好京昆,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忠诚”。
现场观众提问
中国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在当代社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危机和困境,但仍装点着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当代中国年轻人们应给予中国戏一个尝试机会,走进戏院亲身体验,这既是为了唤醒一种久远的文化记忆,也能寻回我们失落已久的文化认同。此次主题研讨会观众反应热烈,据统计,线上播出共累计观看超35万。
嘉宾与部分观众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