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美术与书法”讲坛第一讲举行,彭锋主讲“写意美学与写意艺术”

3月14日下午14时,“美术与书法”讲坛第一讲“写意美学与写意艺术”在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受邀作题为“写意美学与写意艺术”的讲座,讲座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祝帅主持。80余位师生和校友报名参加现场讲座。

讲座现场

彭锋首先指出,“写意”一词虽广泛使用,其深刻内涵却鲜为人知。他强调,“写意”及相关概念如“意象”“意境”“气韵”均是中国美学的核心,它们源自“象”,并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解锁钥匙,但用“美”的概念来解锁中国传统艺术不如用“意象”来解锁深刻。彭锋通过引用叶朗和Susan Bush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写意”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地位。齐白石有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彭锋指出,“之间”既不是工笔与写意之间、不同题材之间,也不是同一题材不同状态之间”,而是绘画与媒介之间,即笔墨。

彭锋讲座

彭锋借助大量国际艺术评论家的理论,深入解释“绘画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他引入艾恩斯坦·贡布里希的“看作”(seeing-as)理论,这一理论提倡从不同的视角和距离欣赏绘画,一次将其视作整体的形象,另一次则专注于作为艺术媒介的笔触和颜料。彭锋指出,这种观看方式的转换,虽然看似简单,却能揭示作品深层的艺术价值和意涵。他进一步引出了理查德·沃尔海姆的“看见”(Seeing-in)理论与罗曼·英伽登对“艺术在于题材与媒介之间”的见解。他强调,真正的艺术欣赏需要观者同时关注作品所呈现的图像与所采用的媒介——正如立体图需要用双眼观看一样,欣赏艺术也需用“两只眼睛”:一只眼观察形象,另一只眼感受笔触、色彩等媒介特质。实际上中国古人也观察到了由于距离不同而带来欣赏者“看出”的图像不同的结果。

讲座的尾声,彭锋深入讨论了波兰尼的身心关系理论,为大家揭示了艺术欣赏中心灵与身体相互作用的精妙机制。通过波兰尼的默识理论,彭教授阐释了如何在艺术作品面前“看出”美的过程:在绘画欣赏时,观众的内心深处聚焦于艺术作品本身,而身体感知则更多关注于作品的媒介——笔墨、色彩、其他形式的载体。这种分工合作的观赏方式,正是波兰尼所说的“集中意识”与“附带意识”的完美结合。彭锋认为,不同的集中意识与附带意识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艺术类型,并从绘画、戏剧、音乐、园林等角度,阐述中国艺术普遍具有的“写意”特征。中国艺术之所以能够跨越不同的领域,始终保持着“写意”的精神内核,是因为它能够在表现形式与内在意涵之间找到一种细腻而深刻的平衡。

讲座结束后,彭锋就听众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从山水与文字的关系到艺术的平民化趋势,彭锋独到的见解不仅拓宽了听众们的视野,更为听众提供了一次艺术上的革新体验。

主持人祝帅在讲座总结中分享了与彭锋老师相处时感受到的他的热情,并指出彭教授的跨学科的视野为理解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并且能够在各种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保持一种立场的哲学立场,开辟了艺术研究的独特视角。

主讲人简介

彭锋,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2年入选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出版《艺术学通论》等专著、教材和文集17部,《艺术的语言》等译著(含合译)7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300余篇,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等艺术展览100余次,撰写音乐剧、话剧、舞剧、电影等剧本10部,应邀于世界美学大会、世界哲学大会、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等国际会议担任主题讲演和专题讲演。



文案撰写:张静婷、王苗、徐婧雯

现场摄影:李正茂、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