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钱志熙教授:“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
发布时间:2024-05-30 02:12
时 间:2024-06-06 15:00 至 2024-06-06 17:00
地 点:科学报告厅
主讲人: 钱志熙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图书馆文化育人职能,202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文脉相承,经典同行”为主题的阅读文化节,通过讲座、书展、文化展、文化艺术体验、阅读报告发布等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让不同学科的同学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品读中国文学经典,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同时倡导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推进书香燕园建设。

连亘千年,卷轶浩繁

经典流传唱响炎黄文明

今时重演,寻脉问道

源头活水滋养华夏魂灵

文心载道,圣明作述

先辈风骨,溢于言辞

古来世情,见于章句

屈子赋辞,陶令颂菊

花草吟咏傲骨不折

三国演义,红楼一梦

长篇恢弘隐义精微

山海经描摹风物神奇

太史公笔下群星璀璨

李太白豪情贯长虹

苏东坡壮志凌云霄

花间词集婉转动人

临川四梦市井气息

更有十年饮冰

热血难凉

欲破天下局

泱泱中华,郁郁乎文

道脉相承,于斯为盛

让我们跟随名师脚步

走进“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 第三讲

【题目】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

【时间】2024年6月6日(星期四)15:00-17:00

【地点】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配楼科学报告厅

*从图书馆东北门进入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一教对面)

【主讲人】钱志熙教授

【讲座简介】

田园书写具有悠远的历史,田园与山水诗有分有合,典型的田园诗的成熟早于山水,但田园诗的流行却晚于山水诗。陶渊明是文人田园诗传统的确立者。陶氏田园诗发生行役中田园怀想,成立于隐逸后田园躬耕。陶诗田园诗有哀乐两境,其哀境田园实开后世悯农诗之源。在艺术的造诣上,陶诗田园诗分别具兴寄之美与写境之美。

【报名方式】

参与线下讲座需先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北京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将会推送报名成功通知信息。

*温馨提示 本次活动以线上报名为主,现场开放少量空位。若报名不成功,也可直接在讲座现场签到报名,先到先得。

 本讲座的互动提问环节中,现场听众将有机会获赠老师推荐的图书《陶渊明集笺注》,敬请期待!

活动主办方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中文系

主讲人简介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歌及其相关的思想文化背景的研究,集中于汉魏乐府、魏晋南北朝诗歌、唐诗、宋诗等领域,著有《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汉魏乐府艺术研究》《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陶渊明传》《陶渊明经纬》等专著1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两次,多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优秀成果奖。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

推荐书目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 撰 陶渊明 著

 索书号:I213.72/3h2(上) I213.72/3h2(下)

 北大中心馆 新书展阅厅、西区301中文文学

《陶渊明集笺注》收录陶渊明全部存世诗文辞赋作品,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析义”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为陶集注本中集成之作。书后并附诔传序跋、历代和陶诗及年谱简编、作品系年,诗文句索引等,以便读者查考。(摘自网络)


《陶渊明经纬》钱志熙 著

 索书号:K825.6/52ay

 北大中心馆 西区223中文历史、库本阅览室

本书是对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全面研究。全书分考据篇、义理篇、辞章篇、影响篇四大部分。在考据篇中,从时地两线索展开对陶渊明的生卒、门第、籍贯与里居、隐居等问题展开全面的梳理与考证,力求对诸多聚讼纷纭的问题做出相对圆满的解决。义理篇主要探讨陶渊明的学术经验与哲学思想,以为己之学与形影神生命观为核心。辞章篇以纲带目,以整体论述陶渊明的辞赋艺术、诗歌艺术、散文艺术的的纲目下,对陶渊明的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鉴赏。影响篇试图对陶渊明的影响与研究的历史做出提纲挈领的论述,透过陶渊明的接受与研究来呈现中国古代诗史与文学研究史之一个侧面。本书结合运用传记式研究与义理阐述、文学评论三种方法,力求呈现陶渊明生平与思想之整体,但以问题探讨的方式展开,同时也想对历来的陶学有所总结,并开拓新视域。在纯粹的学术探讨之外,也重视对陶渊明精神世界之阐述,以期对当今社会人们的美学熏陶与人生思索有所补益。(摘自网络)


《陶渊明传》钱志熙 著

 索书号:K825.6/52am

 北大中心馆 西区223中文历史、库本阅览室

陶渊明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他的生平或许能为你提供另一种人生选择。当今有人的所谓归隐,不过是类似于东晋时的隐士,借归隐来“买名邀誉”。而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发自内心的厌恶。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