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是我国高等美术、书法类教育的起点。1917年,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开端。1918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1920年,该会创办《绘学杂志》,这是我国大学中最早创办的美术期刊。1923年,北京大学率先将原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整合为造形美术研究会,翌年出版《造形美术》杂志,这一思路与新版学科目录中将美术与书法联系在一起,并将各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合并为“艺术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服务致力于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高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图书馆在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科学交流服务模式、艺术交流服务模式和综合展览服务模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艺文交流服务品牌。
202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推出“美术与书法讲坛”系列讲座,这不仅是2022-2023年度“走近中国书法”系列讲座成功举办的深化与扩展,更是对新版《学科目录》的积极响应。该系列讲座将邀请美术、书法、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探讨相关视觉艺术领域的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实践,为全校师生打造视觉艺术研究与鉴赏高地,积极推动美术与书法、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美术与书法讲坛”第十一讲的具体信息,名额有限,快来报名参加吧~
讲座主题:书法的性质——以王冬龄实验作品为例
主讲人: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图像学实验室首席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白锐(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美学与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
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14:00-16:00
地点: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
内容简介:本次讲座将深入探讨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本质及其特性,以王冬龄的实验作品为切入点,分析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在当代的创新实践。讲座将从传统艺术史与书法研究入手,剖析西方理论在解析书法艺术时的问题和缺陷,并探讨现象学、符号学等理论在揭示书法独特性质中的局限性。通过对书法作品的细致分析,在如何在形式与内容的融合中表达,成为一种富有情感和文化深度的形式,从而为听众提供对书法艺术更为全面的理解和了解。
主讲人简介: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图像学实验室首席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1986年起),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5年起每年一卷),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5年起每年一届)。长期领导《汉画总录》编辑计划。著有《艺术学理论》《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十九札》等。
推荐阅读: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次讲座主题,主讲老师推荐了以下参考书目及资料。
1. 朱青生.艺术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校外人员报名参加活动,需自行解决入校和入馆事宜。
本次活动已纳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活动集章范围,参加讲座及集章活动请提前10分钟抵达现场。本讲座的互动提问环节中,现场听众将有机会获赠老师推荐的图书,敬请期待!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PWcvc9a.aspx#
报名二维码:
北京大学图书馆
2024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