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节|科普报告第四讲 宋普:“科学家谈科学哲学:AI引起的困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首个全国科普月号召,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校内相关单位举办2025年北京大学“同长科学知识力:智享生活,创赢未来”生活科普节系列活动。
生活科普节面向广大师生,聚焦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心理健康、应急救护等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通过组织科普报告、展览展示、互动体验与主题书展等系列活动,打造校园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拓展师生科学视野,助力科普知识传播,切实提升科普实践技能,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与知识储备。
报告题目:科学家谈科学哲学:AI引起的困惑
主讲人:宋普(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物理系教授、空间科学实验室主任)
报告简介:ChatGPT 的问世,使人工智能(AI)成为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基于大模型的语言生成系统,它展现出庞大的知识储备、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惊人的信息整合速度,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然而,当面对逻辑复杂或语义模糊的问题时,ChatGPT 也会出现误判、臆造或偏向性的回答,揭示出人工智能在认知机制与判断逻辑上的局限。讲座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 ChatGPT 成功与失误的根源,探讨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智能——尤其是科学家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可能性与边界,思考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理性与科学精神的意义与未来走向。
主讲人简介:宋普,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物理系教授、空间科学实验室主任。1981年获山东大学光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顾问、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高山天文台科学家、密歇根大学空间物理研究实验室副研究科学家。宋普教授在空间物理领域拥有广泛的科研经历,研究范围涵盖太阳、太阳风、地球磁层、电离层及日球层等多个方向。其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分析与建模、新数据处理方法及空间测量仪器的研发。目前主要研究空间等离子体高功率低频发射机、太阳大气加热机制、超声速恒星风的形成、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以及科学哲学等问题。宋普教授是空间天气学(Space Weather)的奠基人之一,现任美国DSX卫星任务TNT仪器首席科学家、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期刊主编。
时间:2025年11月12日(星期三)15:10-17:00
地点: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参与活动需先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校外人员报名参加活动,需自行解决入校和入馆事宜。
联系电话:010- 62759145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hKHLOqg.aspx#
报名二维码:

本讲座的互动提问环节中,现场听众将有机会获赠老师签名的图书《科学哲学:科学家的视角》,敬请期待!
【主讲人推荐书目】
《科学哲学:科学家的视角》
宋普 著
索书号:N02/537
北大中心馆
库本阅览室(西区109)、自然科学阅览厅(东楼二层)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02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