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书香中感受文化魅力——中华文明知识竞赛收官

3月31日,中华文明知识竞赛决赛在图书馆南配楼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博士生席蕾夺取特等奖,3名同学获得一等奖、4名同学获得二等奖、5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中华文明知识竞赛”作为阅读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不同专业的同学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共建书香校园。图书馆副馆长、智能学院教授童云海出席知识竞赛并致辞,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韩巍、图书馆研究馆员邹新明为此次竞赛作现场点评和阅读指导。见证知识竞赛巅峰对决的还有现场选手亲友团和其他师生等30余人。

中华文明知识竞赛自2022年5月初赛开赛以来,来自本部和医学部各院系同学线上比拼。经过激烈角逐,初赛成绩前13名的同学入围最终决赛,这13位同学来自文、理、医学和交叉学科等8个院系。初赛环节包含20道单选题,题目与答案来源于著作《中华文明史》,旨在通过读书和练习方式,引导北大学子深度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比赛现场

此次决赛共分为三轮,比赛选手使用抢答器争夺答题机会。第一轮13位选手分两组进行比赛,每组前4名进入第二轮比赛;第二轮8位选手分两组进行比赛,每组前两名进入第三轮比赛;参加第三轮比赛的4位选手角逐特等奖。第一轮比赛开始即进入激动人心的抢答环节,选手在这一环节稳扎稳打,从容应对,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第二轮比赛,进入角逐特等奖、一等奖环节,选手们全神贯注、迅速反应、你争我夺、积极抢答。现场观众时而为选手的表现呐喊鼓掌,时而为选手犯规失去答题机会扼腕叹息。比赛紧张刺激,精彩纷呈,比分胶着,两次进入加时赛,同分选手“血战到底”。第二轮比赛结束后比分逐渐拉开差距。

选手答题

为了增加观众的参与度,知识竞赛第三轮设置现场求助环节。第三轮四名选手角逐特等奖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大家屏气凝神,替选手捏一把汗。为第一时间抢夺答题机会,有的选手选择冒险一搏抢夺答题机会,有的选手稳中求胜幸运获得因其他选手犯规获得的答题机会,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来点评嘉宾和台下一阵阵欢呼。

专家点评

比赛期间,韩巍和邹新明就选手答题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错题进行了分析。韩巍指出,各位选手知识储备量丰富,答题准确率高,对容易存在混淆情况的知识掌握较好,如西周时期有两个政治中心,分别位于现在的陕西关中和河南,当时被称为宗周和成周。韩巍近一步介绍中国青铜器的用途和特点,他指出中国古代青铜器具与中华民族特性紧密相关,中华民族重视饮食,则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如鼎和簋就被专门设计为放肉和蒸熟粮食。邹新明则向现场师生重点介绍了中国经学的历史脉络和重要人物,如清代经学在中华文明史上最具有标志性,而清代经学的开展肇始于顾炎武剔除的“经学即理学”。邹新明希望同学们以知识竞赛为契机,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合影

“风华正茂、书香四溢”,通过此次知识竞赛活动,学生将了解更多中华文明知识,感受到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无穷魅力。获奖同学还将作为嘉宾受邀参加2023年北京大学阅读文化节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