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大 学 图 书 馆

通  讯

总第45期 

二零零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办公室编——

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图书馆委员会换届顺利完成

图书馆保安部通报

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年会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

古籍部地下书库布局调整基本完成

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电子期刊编目培训班在北大图书馆举办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地区满文卷联席会在第一历史档案馆召开

北京地区民族古籍工作座谈会召开

他山之石——
史学研究资料的重地--介绍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


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图书馆委员会换届顺利完成

  2002年10月31日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选举出新一届图书馆党委委员。经上报学校组织部批准,于11月7日召开新一届党委委员会议,会议进行了书记、副书记选举及委员分工。结果如下:
  书 记: 高倬贤
  副书记兼纪检委员: 季 红
  组织委员: 聂 华
  宣传委员: 力 群
  统战委员: 李晓娟
  青年委员: 沈芸芸
  委 员: 戴龙基
  新一届馆党委对今后工作任务进行了充分讨论,各委员明确责任,提出工作计划。党委委员表示:团结全体同志,把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图书馆党委)

图书馆保安部通报

  经过全馆职工的共同努力,图书馆被学校评为2002年度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周永喜、李晓娟被评为安全保卫工作先进个人。图书馆被评为2002年度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周永喜被评为2002年度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先进个人。武振江、马文超被评为2002年度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胡海滨被评为2002年度优秀外来务工人员。
                        (图书馆保安部)

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年会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

  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年会于2002年12月25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理事、顾问及团体会员馆的联络人,中外文核心期刊工作主要研究人员及协作单位负责人,上级单位领导及本次活动的赞助单位负责人近8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筹备,沈德来副理事长主持。会上首先由东道主北京大学图书馆戴龙基馆长致欢迎词,接下来研究会理事长蔡蓉华作2002年工作总结,并提出2003年工作计划。清华大学采访部主任马雪梅老师做了关于中文期刊采访问题的专题发言。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李晓明处长及北京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杨东梁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本次年会得到了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北京中科进出口公司、图联公司等单位的赞助。谭新新副总经理、赵大力经理、杨晶晶经理、韩俊经理分别代表赞助单位发言,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结束后,举行联谊活动,代表们进行了自由交流。       (史复洋)

古籍部地下书库布局调整基本完成

  古籍部迁入新馆已有3个年头儿了,工作环境,特别是典藏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3年来的使用,原先藏书布局中的弊病逐渐暴露了出来。首先,藏书布局的不合理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地下一层有5个书库,4个是采用气体灭火,1个采用喷淋水灭火,而我馆最珍贵的敦煌卷子、宋元刻本等都存放在喷淋水灭火的书库中,一旦漏水或有火情喷淋灭火,都会对这些价值连城的珍稀古籍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其次,藏书布局的不合理还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从工作人员一方面来讲,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对读者而言,则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古籍部2002年利用暑假前一周读者较少的机会,在保证读者正常阅览用书的前提下,全部门抽调所有人员(不包括值台人员),经过艰苦的劳动,使书库布局有了初步的改观。暑假过后,由于忙于我馆百年馆庆的各项工作,书库调整工作暂时搁置。寒假之前,古籍部再次利用放假前读者较少的机会,抽调所有人员继续完成上学期未竟的工作。经两周奋战,已基本完成原工作设想,以后要做的只是微调了。相信经过两次调整,古籍部书库布局会有一个全面的改观。(李雄飞)

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电子期刊编目培训班在北大图书馆举办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以及读者阅读需求的多样化,电子出版物,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联机信息库和光盘数据库产品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大多数图书馆都建有电子阅览室,购置了大批光盘及网络文献。为了能将它们充分地揭示给读者,并方便读者检索,图书馆急需对这些电子文献进行编目。如何对电子出版物进行编目,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北京大学图书馆已根据USMARC有关电子出版物的著录规则,对本馆订购的电子期刊进行编目。为提高电子期刊机读目录的编制质量,推动高校电子期刊的编目工作,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于2002年11月27-28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多功能厅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电子期刊编目培训班。北京地区39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图书馆8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筹备,北大图书馆蔡蓉华研究馆员和何峻馆员担任主讲。
  由于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图书馆的期刊部、编目部、参考咨询部、流通阅览部以及自动化部等不同岗位,各图书馆电子资源收藏情况及使用MARC格式对连续出版物进行著录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培训班首先请蔡蓉华老师对MARC格式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括介绍。接着由何俊老师对外文电子连续出版物的机读目录格式(USMARC)和著录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做了编目练习。通过培训和实习,大部分学员对MARC格式和著录规则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掌握了外文电子连续出版物(网络版和光盘版)的编目方法,培训班达到了预定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筹备举办这次培训班的过程中,一些图书馆提出希望举办连续出版物著录格式(MARC)的培训。鉴于几年前期刊研究会曾举办过这类培训,前不久全国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委员会又举办过全国性的培训,研究会特向各图书馆发出征求意见调查表,请各馆期刊编目工作负责人或主管领导将需求意向填写好寄回。根据大家反馈的意向,如有必要,研究会考虑将在2003年适当的时候举办培训班。 (史复洋)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地区满文卷联席会
在第一历史档案馆召开

  2月14日,《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地区满文卷编委会、编辑部联席会,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召开。
  除了编委会、编辑部的各位编委、编辑外,各合同单位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首先,市民委副主任、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先生致辞,向大家拜晚年,并对大家强烈的满文古籍事业责任感表示感谢。在过去的一年里,参加此项目的各位同志在时间紧、任务重、经费短缺等诸多不利条件下,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而且,很多同志是在有本职工作的情况下,牺牲了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任务的,这是很不容易的。金主任还特别提到培养接班人的问题。目前满文人才呈现青黄不接甚至断档的情况,这其中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影响甚重,要改变这一现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市民委古籍办张炳宇主任、《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地区编委会主任、前国图善本部主任黄润华先生,分别代表满文卷编委会,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特别提出今年要有阶段性成果出来。
  最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地区满文卷编委会及编辑部主任屈六生先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编辑部去年的工作。据现有统计,全国满文古籍共有1200-1300种,其中80%在北京。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一史馆、国图、民族大学图书馆、中科院民族研究所图书馆及我馆等主要馆藏满文书籍类草目基本完成,已著录卡片近千种。所剩约300种,大部分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其它一些小馆也有少量收藏。今年的主要工作一是将所剩的300种著录完成,结束草目的编写工作。具体分工是:一史馆集中力量帮助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完成馆藏著录;由我馆李雄飞同志负责完成科学院、清华图书馆的著录工作;二是将草目转化为初步成果,争取年内出版;三是花大力量进行满文软件的开发工作;四是筹备将在沈阳召开的七省市(东三省、内蒙、新疆、北京、河北)满文古籍协作会(会期待定)。 (古籍部)

北京地区民族古籍工作座谈会召开

  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北京地区民族古籍工作座谈会在通州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主要成员单位,包括市民委、中科院、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国图、故官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图书馆、一史馆、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民族图书馆、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雍和宫管理处等二十余家。本次会议的议题主要是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来年的工作征求大家意见。市民委副主任、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先生、市新闻出版局孙副局长、市民委古籍办张炳宇副主任、《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地区编委会主任黄润华先生、《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北京地区满文卷编委会主任屈六生先生作了重点发言。
  我馆作为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了北京地区《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编纂工作。我馆古籍部的李雄飞同志作为该项目北京地区满文卷编辑部编辑,在会上介绍了我馆一年来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明年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和重视。 (古籍部)


他山之石——
史学研究资料的重地--介绍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

  2002年9月10日至20日,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十到十三世纪中国文化的融合与碰撞"项目课题组5名成员应台湾中研院史语所邀请,赴台进行学术考察并搜集资料,其间访问了台湾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图书馆。其中我们特别参访了史语所的傅斯年图书馆,听取了馆主任柳立言先生以及流通部负责人张先生的详细介绍,对于傅斯年图书馆的历史渊源、藏书规模、数字化典藏计划、现代化管理手段等多方面的经验,有了初步了解。
  一、 馆藏概况
  1、善本书
  善本书是傅斯年图书馆馆内最为珍贵最具特色之典藏,计三千八百余部,四万四千余册。这四万余册的善本书主要为宋、元、明及清初刊本、稿本,以及名人之批校本、手钞本、绘写本等,其中如北宋景祐监本补配本《史记集解》、南宋刊本《南华真经》、宋刊本残卷《文苑英华》等,均为海内孤本,弥足珍贵。
  2、古籍线装书
  傅斯年图书馆藏有约十四万余册的古籍线装书,主要为清代及民初刊本,以史部与集部居多。其中有日本以及韩国的刊本。
  3、石刻拓本
  傅斯年图书馆馆藏石刻拓本约有二万八千余种,四万余幅,包括汉画拓片、佛教造像碑、唐代墓志等,上自先秦下迄民国。
  4、俗文学资料
  俗文学资料是傅斯年图书馆极富特色的典藏,收藏有约一万二千件,二万余目,时间可上溯至清乾隆年间,地域则遍及全中国。
  5、档案
  傅斯年图书馆另珍藏极具时代意义的档案资料,如傅斯年先生档案五千余件,丁文江先生档案一千余件,毛子水先生档案一百六十余件,史语所档案二万余件。
  6、少数民族文书
  史语所曾在1929年至1943年期间,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俗文化、体质、生活等资料搜集,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的考察,这些历年所得之少数民族资料共约一千余种。九十年代,史语所研究人员重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作田野研究,为收藏增添了一些新资料。
  二、 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利用
  傅斯年图书馆自1988年起,采用光盘来摄存善本古籍的内容,1996年10月,"善本书全文影像系统"建构于史语所的NOVELL 网络上。1999年10月,史语所网页中建立了"傅斯年图书馆善本书目全文数据库",海内外学者可以通过网络(Internet)检索已数字化的书目性资料。
史语所文字学组研究人员协助傅斯年图书馆整理相关的金石拓片,预定出版《傅斯年图书馆藏铜器全角拓片集》,建立铜器全角拓数字化数据库。
  对俗文学资料的整理与分类已基本完成,并已完成 INNOPAC的回溯建檔。1997年,此批资料列入傅斯年图书馆优先扫存光盘文献,学者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已数字化的俗文学书目性资料。
  1996年12月开始对史语所档案档案加以整理,现已进入"档案数字化典藏计划"。
傅斯年图书馆在对所藏文献的整理、利用方面所做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大陆方面学术研究型图书馆或由于人力与资金的缺乏,或由于观念意识上的落后,在对所藏文献整理、利用上所做的工作则相差很多。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臧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