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大 学 图 书 馆

通  讯

总第41期 

二零零二年四月八日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办公室编——

2002年工作重点

我馆承担的"地学SCI论文产出与影响的文献计量分析" 项目
基本完成, 并通过初步验收

国家图书馆馆藏民族古文献珍品展开展

图书馆召开分馆建设经验交流会

图书馆推出NSTL全文提供服务

圆梦燕园 畅游书海 --内蒙古大学与北大手拉手交流团学生看北大图书馆

2002年工作重点

  从2002年起,北京大学图书馆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建设国际同步、国内领先的数字图书馆上。
  北京大学图书馆在综合资源方面得天独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领先优势,一些国内外专家对此也有很高的评价。在多年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基础上,北大图书馆决定从2002年起实施数字图书馆计划:
  1. 定位:建设一个学术性、研究型的数字图书馆
  2. 服务对象:教师、学生、专业研究人员
  3. 目标:构建一个完全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虚拟图书馆,即从信息资源、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和信息技术诸方面都能达到国际同步、国内领先水平的数字信息服务环境。
  4. 建设思路:以数字图书馆研究为先导,通过与国内外同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针对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开展小规模的建设实践和服务,积累知识,培养馆内人才,联合校内同道,最终建立系统化的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
  建设计划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研究与试验阶段(2001年底):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漫长的过程,研究与实验贯穿始终。本阶段是我馆数字化建设的初级阶段,以研究与实验和小规模数字服务为本阶段的特征。
  2.系统化阶段(2002年初-2005年底):
  本阶段是将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提炼和升级,以期形成一个有统一思路的应用系统体系,具体体现为由完成不同任务的多个子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数字图书馆软件平台。
  3. 大规模建设阶段(2006年初-2010年底):
  本阶段是在已经建成并进行过小规模实验的数字图书馆软件平台上,大规模地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服务的阶段,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效益将在本阶段体现。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件长期、艰苦的工作,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在2003年初步建成由完成不同任务的多个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数字图书馆软件平台。

我馆承担的"地学SCI论文产出与影响的文献计量分析" 项目
基本完成,并通过初步验收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地学杂志社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球科学SCI论文产出与影响的文献计量分析",已基本完成并通过初评。这是我国首次利用SCI数据库从文献计量角度对学科的论文产出进行定量评价,其中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分析主要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完成的。该项目对SCI数据库中收录的地球科学577种专业期刊和4种综合期刊的地球科学部分进行了研究,论文收录数据量达407,967条,引用数据量为265,670条。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到内容翔实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地球科学中1996年-2001年SCI收录前20名的国家;(2)1996年-2001年被引用最多的前20名国家;(3)这些国家在地学方面的研究热点;(4)世界上地学SCI论文产出和被引最多的前50位研究机构;(5)地学各领域SCI论文收录数量、被引次数、平均引用次数、引用关系等。在该项研究中,对中国的地学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对比,主要成果:(1)中国地学SCI论文总量;(2)中国地学SCI论文被引总量;(3)中国地学各领域SCI论文收录数量、被引次数、平均引用次数、引用关系;(4)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在地学各个领域SCI论文数、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5)中国地学SCI论文产出和被引最多的前20位研究机构;(6)中国地学各领域SCI论文产出和被引最多的前10位机构。 该项目于2002年1月31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会议室接受了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和北京大学科研部领导所组成的专家团的结题验收,与会领导一致肯定了该项目的价值及成果,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该项目现正进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审核,预计于4月下旬出台正式的结项报告,并适当公开项目研究成果。 (咨询部)

国家图书馆馆藏民族古文献珍品展开展

  2001年12月14日,国家图书馆馆藏民族古文献珍品展在国图文津厅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及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百余人应邀出席了开幕式。何鲁丽副委员长为展览剪彩。本次展览展出了国图馆藏的16个文种约120余件展品,其中最早的是公元五至七世纪的焉耆-龟兹文写经残片,最晚得是十九世纪满蒙文图书,时间跨度1000多年。从展品的地域分布来看,从汉北的草原,到西域的山谷,从敦煌的藏经洞到云南西双版纳,包含了地域广袤的民族地区。从文字情况看,有仅为少数专家认识的死文字,也有现在还大多能被释读的古籍,有被称为文字化石的东巴图画文字,也有使用字母的拼音文字。有的少数民族文字,至今尚不被认知。在本次展览中,特设一专柜,陈列了三种尚不知名的少数民族文字,向全社会诚招有识之士给予指教。
  我馆也是少数民族古文献藏量较为丰富的单位之一,此次国图展览也邀请我馆古籍部有关人员出席了开幕式。展览于3月下旬结束。另外,在适当时候,我们也将向世人展示我馆所藏的少数民族古籍。(李雄飞)

图书馆召开分馆建设经验交流会

  首次北京大学图书馆分馆建设经验交流会于2002年1月28日下午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常务副校长迟惠生,图书馆馆长戴龙基,已经开始分馆建设的中古史中心、教育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社会学系和下学期即将参加分馆建设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院系负责人、分馆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图书馆分馆建设委员会部分委员;历史系、法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等图书馆负责人,共30余人。
  戴馆长首先对分馆建设工作进行了回顾,指出分馆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资源共享、服务共建,分馆将在文献分藏、读者分流、个性化服务方面发挥作用,分馆和中心馆互相配合,形成全校的文献服务保障体系。日前已有五个单位开展了分馆建设,计划在三年内建成15个院系级分馆,5个重点学科基地分馆,这只是过渡时期,长远目标应该逐步过渡到6-7个学科分馆。接下来,分馆办公室沈正华副主任作了分馆建设初期成果汇报,她从实施策略、成果效益、收获体会、分馆建设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随后五个分馆负责人分别介绍分馆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大家一致认为,参加分馆建设,共建网络联合目录,收获很大,分馆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图书馆与各院系领导对分馆建设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随后,与会同志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对分馆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有一些尚未参加分馆建设的同志提出了一些疑虑。对这些问题,大家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迟惠生副校长对分馆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公共服务体系,北大图书馆系统建设要列入985二期规划,图书馆系统既包括大馆,又包括各院、系所分馆,分馆建设关系北大图书馆整个系统的改革,分馆建设必须做,早晚都得做;迟做不如早做;下一步要集中力量建设,分馆单位要不断扩大,要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平稳过渡,显示成果,体现优势;图书馆要做好分馆建设规划,健全组织,抓好队伍建设;分馆建设需要有投入,图书馆要做好规划上报学校,学校会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支持。 (办公室)

图书馆推出NSTL全文提供服务

  今年年初,为弥补馆藏资源的不足,北大图书馆已正式成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网络服务系统的集团用户,目的是通过方便快捷的网上全文提供服务来更好地满足教师、学生对本馆缺藏文献的需求。
  NSTL网络服务系统在其网站(http://www.nstl.gov.cn)上开通了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外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外文科技图书数据库、中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和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等六个文献数据库,以文摘方式报道近万种外文期刊,特别是西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类型文献。到2001年8月底,NSTL可供检索的二次文献数据量已达到300余万条,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网络用户,均可每天24小时全天候联机免费检索该网站上的各种文献数据库。NSTL网站上报道的所有二次文献,在其中心所属的成员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程技术图书馆、 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等均收藏有全文,注册用户可随时向系统提出全文请求。NSTL提供全文的方式有电子邮件、普通函件、平信挂号、特快专递和传真等,用户可在网上指定其中任何一种方式。
  图书馆为能更好地为广大教师、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特别加大原文文献传递工作的力度,利用NSTL网络服务系统为本校教师提供优惠的原文文献传递服务,具体方法是:有全文需要的教师可先在NSTL网站上进行用户注册,注册完成后将注册信息反馈给图书馆,同时将视其为享有NSTL全文提供服务的从属用户。凡成为从属用户的本校教师(职称不限)在使用NSTL全文服务时,每位老师均享有每年从NSTL免费获取300页全文文献(大约30篇)的权利,其费用由图书馆承担。目前本馆的从属用户已达300多个。
  具体服务说明请参见:http://www.lib.pku.edu.cn/whatsnew/news/nstltz.htm(咨询部)

圆梦燕园 畅游书海
-- 内蒙古大学与北大手拉手交流团学生看北大图书馆

  图书馆里的书籍之多之全,只恨自己不能作北大学生。(褚艳玲)    我这学期的最大收益恐怕就是从北大图书馆中获得的。这不愧为国内高校中最好的图书馆,里面书籍应有尽有,只要你需要就一定可以在北大图书馆里找到。一走进图书馆就精神大振,恨不能一辈子呆在里面。这次回去后也要充分利用好自己学校的图书馆--这一点意识上的进步当然也要归功于北大。(白 瑛)
  图书馆给我的印象最深,这里的藏书量实在是太大了。各方面的书都有,我贪婪地吸取着每本书的精华,真想永远呆在里面不出来。(吕美玲)
  北大的图书馆一直让我怀念,图书馆管理很宽松,与知识的开放性和北大人的自由精神很相符。图书馆藏书量确实很多,古今中外,应有尽有。据说有些古籍孤本、珍本北大图书馆都有。的确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庞宇)
  来北大学习,"泡图书馆"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进馆江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百年书城"就深深吸引了我。这里的图书分为社科、文学类、教学参考书、新书等等。不论新书还是旧书,这里都是应有尽有。在这里我可以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从书本中汲取养分和能量。北大图书馆真是一座知识的宝库。(田 佳)
  在北大呆上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北大另一处吸引人的地方--图书馆。图书馆藏书数量多,种类全。新书阅览室、教参阅览室、期刊室,有你用不完的东西,时刻吸引着你。一旦走进,会令你忘时,电脑索引能够及时、便利地反映索书情况。先进的设备,巨大的知识存量,使图书馆达到了质与量的完美结合。同宿舍的人总爱说,带上食物都可以几天不出图书馆。(杨春妍)
  这半年北大的学习生活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北大为一切前去学习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尽可能轻松愉快、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前去学习之人都找到了一片能遨游于其中的海洋。如北大图书馆就是很好的例证。图书馆不仅在存书、阅览环境等硬件上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而且在管理上也以人为本,把读者们的方便使用作为最大目的。这一点我认为是值得其他大学图书馆效仿学习的。北大图书馆有着浩瀚的书籍,我也有幸享受这种殊遇,可以遨游其中,这使我时刻感受着春天一般的温暖。(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