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大 学 图 书 馆

通  讯

总第27期  

二零零零年七月三日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办公室编——

来自期刊阅览部的特别报道

战高温,九层库展开劳动竞赛

巧安排,5天倒完了一层库

献爱心,为凉山大学选刊忙

外文楼,克服困难贴架号

保安部,活跃在图书馆里的生力军

来自期刊阅览部的特别报道  北京今年的盛夏来得似乎比往年早,刚进6月,天气便酷热难耐,气温陡然上升,38度、39度,直至40度,高峰迭起。临近期末,继燕大旧馆中文旧期刊搬迁、老馆加固工程倒库等工作之后相对"平静"了一段时间的期刊阅览部,又"热闹"了起来--九层库俄文刊倒架、七层库中文刊剔旧、为支援凉山大学提刊、外文楼顶加固工程腾库……任务一桩接一桩,而且都特别急。一段时期以来,各阅览室一直在突击处理因人手紧张、额外性任务多而造成积压的日常工作,面对眼前接踵而来的如此艰巨的任务,我们怎么办?请看来自期刊阅览部的特别报道--

战高温,九层库展开劳动竞赛

  全馆范围的大规模新馆搬迁和老馆倒库工作虽已胜利完成,但是期刊阅览部局部搬迁工作还在继续。开学之初,原九层库图书全部腾空,部门组织全体员工利用星期六加班将日文过刊全部调整到位。这时,老馆加固工程开始,刚刚整理出头绪的日文过刊以及98年就已运往9层库等待合头倒架的俄文过刊,又临时地进行了局部转移。加固工程完毕,书库地面及书架上落满了尘土,打好捆的期刊顺序被打乱,整理合头上架工作迫在眉睫。此时已值盛夏,气温高达37、38度,书库就象座大蒸笼,九层库更是如此。由于保安部任务很重,我们决定把打捆期刊恢复顺序的任务分配到各组利用工作日抽时间完成,全部门抽人突击打扫书库,利用双休日组织全部门员工并请保安部协助将俄文刊进行合头倒架。部主任下达任务后,各小组十分重视,九层书库又脏,又闷热,但大家以全局利益为重,无论身体好的还是身体不好的同志,都争着去干。6月17日(星期六),全部门加班劳动,早晨7:30,同志们能来的都来了(全部门24人,20人参加了突击劳动),保安部的同志在部主任周永喜的带领下也来了。由于要边合头、边运输、边上架,急不得也乱不得。在两位部主任的组织指挥下,工作进行得紧张而有序,劳动中大家积极配合,不怕苦不怕赃,不分彼此。大家说,平时在阅览室工作,说话都要压低了嗓门,这会儿可解放了,大家干起活儿来生龙活虎,欢声笑语不断。期刊阅览部的女将多,历来有"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这会儿一个个"短打扮"上阵,巾帼不让须眉,就连保安部的小伙子们都惊叹"期刊部的女老师干活儿真厉害"!男士虽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干起活儿来却不甘示弱,他们处处抢重活干,T恤衫被汗水溻透全贴在了身上,也不肯停下来擦擦汗。武馆长得知我们在突击劳动,来看望大家,也加入了突击的行列,更给大家鼓了干劲。整整一天下来,没有人叫苦叫累,没有人因为年纪大或体质差而向后退缩,也没有人因为手、腿磕碰受了伤而停止劳动。此情此景令人难忘,让人感到生活在这样团结向上的集体里,再苦再累也不怕。
  6月24日,又是一个星期六。大家一大早冒雨赶到馆里,继续前一周没有完成的工作。我们把人分成两部分--大部分人在九层库倒俄文刊,抽出少部分人将分布在整个七层库的已打好捆的中文剔除刊集中起来排架。外面下着雨虽然挺凉快,但库里却更加闷得人透不过气来,没干几下就汗流浃背了,加上过去的一周大家轮流倒七层库的中文刊,平时还要值中午班和晚班,已经很疲劳,工作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同志们仍然使出了全身的劲儿。到下午5点钟收工时胜利完成了俄文过刊的合头、倒架、上架工作,及中文过刊剔除刊的倒架工作。
  此次俄文刊合头、上架共计4576捆,34374册。中文剔除刊倒架1437捆,13773册。
  6月26日至30日这一周,部门各项任务交叉在了一起,在完成为台湾大学、凉山大学提刊及给外文楼打好的报刊捆贴号的同时,各小组分片包干完成了俄文刊的拆捆、顺架工作。
                           (周黎丽)


巧安排,五天倒完了一层库

  自1999年10月初至2000年1月,409室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余时间及旧馆加固工程期间读者流量相对较少的时机,对1984年以前的中文合订本过刊进行了剔复本工作。她们边清点,边剔除,边做帐,边打捆,共清点中文过刊50910册,其中确定保留37137册,整理新建帐片6312张(为将来做期刊书目数据卷册管理库提供依据);确定剔除复本13773册,打成1437捆。待剔除的刊均做了目录(为处理复本时用),登记了架号、刊名、卷(年)期及复份数,留待处理(赠送或支援其它馆)。
  该项工作完成后,由于部门工作计划做了相应调整,待剔除的刊打好捆后就地留在了原架位上。6月上旬,馆里决定从这批刊中挑选一部分赠送给台湾大学图书馆,要求在7月中旬以前完成。同时,一些海外人士也提出购买要求。为此,部门下决心进行大倒架,在七层库就地将保留本与剔除本分开后集中摆放。正值九层库俄文刊要合头倒架,各项任务挤在了一起。如何合理安排这几项工作?九层库的工作适宜集中全力搞突击,打"歼灭战";而七层库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期刊逐排倒架、密集,胡同间空间狭窄,人多了会造成窝工。为此,部门决定利用周末全部门加班倒九层库的俄文刊,七层库的中文刊倒架则每天由各阅览室抽人轮流去做。
  我们将全部门员工分成4组,每组5-6人,排好班,自6月20日起,轮流到七层库倒架。先将保留本刊一排排往前密集(打好捆的剔除刊暂留在每排架下方为今后预留的空架位上),全部倒完后,再将剔除本移至腾出来的架位上密集上架。在维持正常开库的情况下"小分队"作战,与九层库的"歼灭战"不一样,不能够欢声笑语,也没有了你追我赶,但是各组的组长心里都装着"小九九"。第一天,因为路程近,大家采取传递和书车运送相结合的办法,卯足了劲儿干,"战绩辉煌"。第二天起只能用书车一车车运送,速度显然不能像第一天那样快了。但是一开工,组长就先数了第一组完成的排数,鼓动全组,一定要干得超过前一天。第三天,第三组的组长又数了第二组的战绩,下决心要超过第二组。就这样,大家暗中较劲儿,只用了4天时间就完成了保留本的倒架任务,并在倒架的同时在每一排架的侧面做上新的标示,以免影响读者查找期刊。星期六,在突击九层库倒架的同时,分出一支"小分队",用了一天时间,将剔除本刊也全部集中到一起上架、拆捆、顺架完毕。星期一,部门把为台湾大学图书馆选刊的任务分配给各组,很快完成了选刊任务,比馆里要求的期限提前了3周。目前,赠送台湾大学的604册期刊已由采访部派人装箱完毕,不日将启运发往台湾大学。

献爱心,为凉山大学选刊忙

  凉山大学是民盟四川省委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合办的一所大学,成立以来为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人才,由于地处贫困地区,其生存与发展亟待各方面的支援。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在对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启动实施了"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凉山大学的请求支援报告通过民盟中央转到何芳川校长处,希望北大支援该校一些设备和图书。6月23日(星期五),期刊阅览部接到馆里通知,要求我们尽快准备一批期刊支援凉山大学。部门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尽管这一阶段部门各项工作挤在了一起,非常繁忙,但仍决定尽最大努力完成这项紧急任务。
  经与馆里商议,决定挑选文艺期刊阅览室的部分期刊(文学、艺术、文化、科普及读者文摘等类)复本赠送凉山大学。6月26日,部门将任务分配到419室,总务科的同志及时送来了打包用的纸箱。419室的同志们在组长的带领下立即积极行动起来,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日常所必须做的期刊整架、取报上报等工作后,撂下其它事情先不做,全部投入为凉山大学选刊的工作。下架、登记目录(每箱列一页书单)、装箱(装箱前要先用胶带将纸箱缝一条条粘结实)、封箱,一道道工序衔接紧密,配合有序。阅览室尽管装了空调,仍显得闷热,同志们个个汗流浃背,但没有人肯休息一下。整整用了两天时间,到28日晚,58箱、1258册期刊全部装箱完毕,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外文楼,克服困难贴架号

  进入六月,校园的北半边仿佛是一夜之间,到处竖起了施工的脚手架。老楼的加固工程全面铺开了。俄文楼、外文楼、化学楼、档案馆楼以及红三楼、红四楼……几乎大部分老楼楼顶都是图书馆的"地盘",多年来堆满了顾不上整理的各种书刊文献,其中有些是相当珍贵的。楼房要挑顶,这批文献怎么办?馆领导率总务、保安、流通阅览、期刊阅览、古籍善本等相关部门的部主任多次实地勘察,并一次次找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交涉,终于为这批文献找到了去处,决定将其迁移至理科楼群地下室。学校命令20天之内(放暑假前)将这些楼顶全部腾空。
  在这些老楼中,涉及期刊阅览部的有红四楼(接收电子学系期刊)、外文楼、和档案馆。除档案馆楼顶的旧报纸可延缓至下学期初腾空外,外文楼和红四楼顶均要在本学期内腾空。外文楼顶存放着港台报、外文报及1949年以前的中文旧期刊复本,尽管馆里另组织民工打捆,但是为了下一步的整理、上架能够顺利进行,部门决定自己组织人力贴号。我们事先测算好了各类文献的布局及藏量,设计好编号方案,把任务分片包干到各组。要求民工打捆完毕,各组抽人立即"进驻",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贴号工作,以便下周能够按时搬迁。6月30日一早,大家像每一次领到突击任务一样,带着各种准备好的工具、材料,"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外文楼。贴号虽然不是体力劳动,但外文楼顶年久失修,到处漏风,刊架上落满尘土,地面上到处是蝙蝠粪,四周没有窗户,闷热的空气,混合着陈旧纸张和蝙蝠粪的气味,着实令人窒息。又由于事先要求民工们打好捆后摆放在原位,所以刊捆都密密地挤在一起,报捆则厚厚地摞在了一块儿,贴号时要一捆捆挪开,一摞摞搬开,没点儿力气还真不行。但想到民工们打捆更辛苦,我们的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同志们不怕脏累,认真负责,紧张有序,团结协作,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各组都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保安部,活跃在图书馆里的生力军

  近几年来,图书馆里上上下下活跃着一支生龙活虎的生力军,这就是咱们保安部的小伙子们。这几年,图书馆各项任务繁重,人员严重缺编,保安员成了馆里的"编外突击队",站岗值勤之外,不管是三九寒天,还是盛夏酷暑,从楼上到地下室,从俄文楼顶到大馆书库,运家具,搬书捆,一身汗,一身泥,哪里需要人,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重活累活儿,他们就冲向哪里。一层层大库,一个个楼顶,被他们用书车"愚公移山"一样一车车搬了家。他们为图书馆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馆里许多部门的工作都需要保安部支援,保安部帮助期刊阅览部工作的时间并不多,但他们吃苦耐劳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请保安部帮忙的时候多为双休日(这个时间其它部门不大用人,我们部门也可集中全部门的人搞突击),由于是搞突击,工作时间长,开工早,收工迟,与保安部换岗时间不同步,每次他们都配合我们,调整换岗时间,常常为此影响休息。我们的突击工作劳动强度都很大,他们又总是承担最累的工作--期刊捆上架,半天下来,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还要换岗值勤。部门一些中年女职工,看着这些和自己孩子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干这么累的活,都很心疼他们,劝他们休息休息再干,他们总是笑笑接着干,有的人受了轻伤,也不肯下火线。保安部主任周永喜,五十岁的人了,只要是双休日搞突击,他总是亲自带队,并且总是发挥"大个儿"的"优势"--举刊捆上架,也令我们部门的同志十分感动。还有吴宗亮同志,听说我们任务紧特别需要人,也放弃周末休息主动参战,并且干得特别卖力气。这一次利用双休日倒九层库的俄文刊,在保安部的支援配合下,我们又一次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经过半个多月艰苦努力,我们提前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突击任务,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有许多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我们要抓紧完成这段时间因突击临时性任务而积压下来的业务工作;假期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暑假开学后,外文楼顶搬迁的的报刊要整理上架,档案馆楼顶的报刊也要分别运往大馆和理科楼地下室上架。部门已向全体员工交了底儿,要求大家做好思想准备,迎接下学期新的艰巨任务的到来。     

                    (本组文章由期刊阅览部供稿)